科学研究Research

科学研究

港海工程结构耐久与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时间:2025-06-12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负责人 金伟良 联系电话 15309834257(柳根金)
邮箱

一、基地简介

“港海工程结构耐久与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前身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2010 年由国家科学技术部授牌,基地组织部门为宁波市科学技术局,依托单位为威斯尼斯人1488cc官网。2025年通过国家科学技术部的重新认定,并正式更名为“港海工程结构耐久与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基地类型为特色类。

自授牌以来,基地针对海洋环境氯盐、软土、台风、污染等特性,立足宁波海港城市面临的重载交通、多发灾害挑战,通过推动新型材料、智能监控装备、性能提升技术、全寿命控制等关键技术的国际合作与成果转化,致力于保障临港及近海工程运营中的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依托一系列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基地已在沿海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提升技术和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设计等领域取得了系统性理论成果和创新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多个沿海工程。

为应对新时代(临)港(近)海工程结构耐久与安全新挑战,依托原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升级更名为“港海工程结构耐久与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获得重新认定后,基地将聚焦海洋环境结构损伤演化机理、工程结构安全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结构性能提升技术、工程耐久安全新型材料与装备研发等四个方向,通过共建实验室、人才交流、联合攻关等机制,推动耐久与安全防护新材料和智能监测提升技术装备研发、全寿命控制标准体系建立等关键任务,依托宁波“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重点推进与中东欧国家技术对接和成果转化,打造港海工程安全创新高地,助力宁波建设世界一流强港,以及中国海洋工程“走出去”战略。


二、平台主要成效

基地拥有超过6000平米研究场地和价值4000余万元科研设备;负责人金伟良教授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研究人员80人,高级职称占比73%,具有境外学习研究经历的占比49%,外籍人员3人,国际合作经验丰富,学科交叉特色显著。近5年,立项国家级项目32项、省市级项目110项,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立项宁波市国际合作项目2项;取得美国发明专利授权2件,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18件;发表国际合作论文105篇;出版专著13部;参与9部标准制定;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宁波市科技进步奖5项,学会协会奖3项。

三、平台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平台负责人:基地主任:金伟良

基地执行主任:王银辉

联系人:柳根金

联系方式:15309834257

邮箱:liugenjin@nbt.edu.cn


TOP